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1月23日,中共达州市通川区第五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举行。面对百年未遇之大疫情,面对脱贫奔康历史答卷,面对国家战略落地推进,面对全市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使命担当,通川区委正以全局思维理思路,以历史眼光谋发展,科学确立建设“品质通川”、助推“达州创副”奋斗目标,鲜明提出经济总量“冲刺8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160”发展任务,谋划实施“一轴两翼七支点”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急事难事从容应对、大事要事紧抓在手,用感动传递感动、以激情点燃激情,于危机中寻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品质通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过去一年,通川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7亿元,增长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5亿元,增长10.6%,实现“五连冠”;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亿元,同口径增长7.3%,财政总支出突破70亿元大关,增幅质量“全市双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65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852元,增长6.7%,增幅居全市第一。 聚焦颜值提气质,品质通川更有“型” 一年来,通川区疏解老城,繁荣新区,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老城区“六路四街六片”升级改造全面启动,绥定古巷、达城“纪忆”、“1747”等一大批老城印记即将推陈出新。野茅溪、老北客站棚户区改造深入实施,川鼓、肖公庙棚户区改造完成,春兰小区、吉昌大院、三委小区、新锦苑等79个老旧楼院焕发生机,朝阳等9个农贸市场嬗变升级至3.0版。仁和新城盛大开业,“哈罗街区”引领达城夜经济,核心主城品质持续彰显。明月江新区高起点规划,柳家坝新区高标准建设,魏蒲新城成为达州新的城市组团,双“160”大城市骨架有力拉伸,引领着达城品质宜居向东拓展。城市主轴凤北大道(高家坝段)启动实施,环凤产业大道Ⅰ期竣工通车、Ⅱ期加快建设,罗江大桥落成通行,城市“主动脉”更加通畅。明月犀谷、罗江绘本小镇谋划实施,柳家坝湿地公园、弦乐博物馆有力推进,高家坝足球公园全面竣工,达高中江湾城校区完美呈现,鸿鹄高级中学建设进度再次刷新了通川项目建设新记录,城市功能配套更加完善。 通川聚焦活力添动力,品质通川更有“神” 一年来,通川区坚持“两线作战、两线全胜”,创新组建7大经济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对冲疫情影响38条措施,拿出7000余万元“真金白银”兑现奖补,通川重信守诺赢得企业纷纷点赞。全年成功签约投资额超50亿元项目2个,超10亿元项目9个,超亿元项目31个,签约投资总额457.5亿元、招引到位资金181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占比超80%,历史空前。通川经开区成功升格为副县级经开区,“一区四园”全面构建,新开工项目46个、建设面积达2700亩,诸仙湖湿地公园建设全面启动,西南冷链、禾丰牧业等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聚焦温度增厚度,品质通川更有“情” 一年来,面对疫情突袭,通川区闻令而动,率先启动应急响应,果断实施封闭管理,15天控制住疫情蔓延,确诊病例“清零”全市率先。十万商户关停歇业,百万群众居家隔离,朴实真情的《一封信》,温暖了一座城,凝聚起众志成城,“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每一名通川人都是抗疫标兵。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创新推行“ABC”分类管理,脱贫成效持续巩固,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健康通川”深入实施,区中医院携手俞梦孙院士共建“人民健康系统工程”,区人民医院扩建加快推进。“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强力整治,惠民项目“回头看、大排查”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效,人口净流入优势进一步凸显。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破损道路修复有力开展,农村公交公营试点推进,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生态红线全面划定,“三级河长制”持续健全,双龙河流域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9.3%,优良天数327天。 聚焦秩序抓治理,品质通川更有“序” 一年来,通川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共治”治理新格局有力构建。创新打造塔沱社区“达州市社会组织孵化园”,储运苑、金山小区等一批点位,成为全市首批“红旗”示范。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科技支撑,切实提升治理效能,小北街社区入围“全省城市基层数字化治理新样板”。扎实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村民小组调整优化圆满完成。有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稳妥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显著增强。贯通运用“四种形态”,扎实推进“以案促改”,统筹抓好“四个监督”,常态开办《阳光问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法治通川”全面深化,“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有力构建,朝阳派出所、复兴司法所获省级“枫桥式”单位。“平安通川”纵深推进,信访总量下降37.5%,积案化解超过去三年总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聚焦底蕴强底气,品质通川更有“礼” 一年来,通川区谋划实施“通川有礼”系列活动,助力达州成功跻身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大力倡导崇德向善新风尚,荣获“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开办“通川有礼”大讲堂,学礼仪、守礼节成为时尚。创新开展“通川有礼·服务有你”十大行动,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显著增强。深化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构建“睦邻家园”,培育“明星业主”,探索建设小区“共享工具屋”,“邻里一家亲”“小区一家人”凝聚起广泛共识。加大红色文化传承,神剑园Ⅱ期主体完成,军政军民融合发展,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双拥模范区”。扎实开展“模范(品质)机关”创建,大力实施环境有质、文化有味、干部有神、品牌有声“四大行动”,“明大义、讲规矩”机关文化加速形成。创新开展“三星干部”评选,“实绩实干”导向更加鲜明,“思进思干”氛围更加浓厚,相关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宣传推介。原创歌曲《再唱小白杨》,唱响“中国文联·大道康庄”。 2021年通川区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2025年经济总量“冲刺800亿”、2035年城市规模“建设双160”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一轴两翼七支点”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品质通川”、聚力打造“有礼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