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余开洋)2021年1月22日,达州市召开2020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现场获悉,2020年,达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720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004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18.6:34:47.4。 农业方面: 2020年,全市粮食播面56.01万公顷,增长0.6%;粮食总产量319.37万吨,居全省第一位,增长0.5%,实现“十四连增”。 工业方面: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从工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看,除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的总产值下降外,其余各产业集群表现不俗。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30.9%,智能装备产业增长23.6%,农产品加工产业增长11.4%,新材料产业增长10.6%,医药健康产业增长7.4%。此外,202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42.1亿元,增长10.9%。建筑建材产值达260亿元,文化业收入61.51亿元,现代物流业收入34.88亿元。 服务业方面: 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04亿元,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2.9%。全年餐饮收入下降2.6%,住宿下降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虽逐月好转并且好于全省,但全年零售总额仍然下降1.3%,没能实现由负转正。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1.2%。可喜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6%,金融业增长4.6%。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2020年,随着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强力推动,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在所有投资中,民间投资增长22.6%,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3.4%,其增速远高于全部投资,对投资拉动强劲。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达到21.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 财税及居民收入方面: 2020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2.3亿元、支出规模达到436.7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4.4%和4%。在减税降费的情况下,全市税收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各项收入197.5亿元,同比增长4.7%。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97元,名义增长7.8%,增速排全省第9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1元,名义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6元,名义增长8.8%。另外,202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县域经济发展方面: 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达州市7个县(市、区)和达州高新区克服困难,加倍努力,推动发展。特别突出的是,高新区发展继续领跑全市,GDP增速达到5.6%,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宣汉县GDP突破400亿,居全市第一。主城三区(通川区、达川区、达州高新区)经济总量达到700亿,主城担当逐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