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 “当前的达州,正面临国际国内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迎来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百年未有之新机遇’。全市上下必须坚持‘干字当头、快字为先’,自觉站位全局、立足达州,在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中抓新机、开新局。”8月31日,达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召开,本次会议以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为主题,研讨确定了一系列涉及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事项。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包惠作了讲话。 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包惠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达州市委关于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和达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决议。 会议指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决断,体现了对成渝地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赋予了达州重大的政治责任、历史机遇和发展使命。 要坚持全域全面协同,加快形成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的整体态势。要加快建设“双300”Ⅰ型大城市,壮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功能,早日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要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壮大能级、服务全市,助力“示范区”建设。要大力支持毗邻地区协同发展,鼓励各县(市、区)立足万达开统筹发展、达渝毗邻非示范区联动发展、川东北一体化发展和融入成渝发展,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全市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会议强调,在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过程中,要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正确处理好肩负国家重大使命与增强自身发展能级、融入“双城圈”与建好“示范区”、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三个关系”,坚决推动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达州落地落实。要致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一体化”思维,加强区域整体谋划,促进区域内各地发展既相互借力、又共同出力,构筑“水涨船高”命运共同体。要始终坚持全市“一盘棋”,紧紧围绕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部署,系统谋划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大改革,加快重点突破、整体成势,助力全市加快实现“两个定位”、早日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协同发展重点任务,高质量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 要协同抓好外畅内联,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要聚焦“外畅”,加快建设战略大通道;聚焦“内联”,建设区域直连大网络;协同发展“机场港口运输体系”;加快建设西部重要综合物流枢纽。 要协同发展现代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要聚力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加快天然气、锂钾资源开发利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聚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突出“6+3”重点产业主导地位,加快构建“5+5”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推进“9+3”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聚力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和企业主体培育,加快现代产业发展。 要协同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开放发展一体化。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系统性、实质性、突破性改革成果;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做强创新平台、做优创新生态、做实成果转化;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联动招商,共同构筑川渝地区开放发展新高地。 要协同保障改善民生,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要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教育中心;共建共享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共建共享文化体育服务,加快建设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圈;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成果,加快建设平安达州,协同建设平安“示范区”。 要协同抓好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保护一体化。要协同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共同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会议强调,当前的达州,正面临国际国内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迎来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百年未有之新机遇”。 全市上下必须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干字当头、快字为先”,自觉站位全局、立足达州,在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中抓新机、开新局;自觉保持定力、真抓实干,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全年目标“双胜利”中抓新机、开新局;自觉全面从严、全面过硬,在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抓新机、开新局,坚决推动市委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