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1927年10月,中共达县首个党支部在“五高”(现蒲家镇中心校)成立,张爱萍、魏传统、李中权、刘新权等开国将军先后在这里求学、任教,并踏上革命征程。2021年4月30日,达州市160名各条战线的新党员、青年党员代表走进通川区蒲家镇英烈园向着鲜红的党旗光荣宣誓。 当天,达州市开展了“感悟巴山魂·青年心向党”主题党日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采取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队日相结合的方式,着眼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分为宣誓立魂、感悟铸魂、实践壮魂三个篇章。新党员宣誓、上微党课、红歌拉练、种植英烈树、捐资助学……一项又一项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子活动,让在场的青年党员心潮澎湃。 “我承诺:把忠心献给党、爱心献给学生”“我承诺:新青年,心系国家;献青春,服务患者”在通川区蒲家镇英烈林,达州市中心医院、达州市第一中学新党员、通川区返乡创业青年党员种下了一棵棵英烈树,并将提前制作的承诺牌挂在树苗上,用实际行动,做702名烈士英烈树的守护者。 “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我们要同先辈们、同志们一起担负起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从小我做起、生生不息,让薪火相传”青年党员汪洁说。 活动中,青年党员们向“周永开巴渠共运助学基金”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用爱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 达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巴山文学院院长龚兢业以“百年光辉路 巴山壮歌行”给青年党员上了一堂红色微党课。大学生新党员与蒲家镇中心校学生共同开展红色绘画、书法创作、交流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参加此次活动,自己精神得到了洗礼,认识得到了升华。” 四川文理学院思想整治教育专业新党员陈双龙说,他特意给孩子们挑选了红色故事——《小萝卜头》,还在讲述中设计了一些问答环节,增加了参与度,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新闻加点料: 蒲家镇中心校创建于1919年,民国时期称达县县立第五高级小学,简称"五高"。1922年,首任校长戴治安在校园内悬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画像,传播马列主义,推行新文化运动。1927年10月,中共达县首个党支部在"五高"成立,张爱萍、魏传统、李中权、刘新权等开国将军先后在这里求学、任教,并踏上革命征程。 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学校先后修缮了"五高"楼,展陈革命先辈事迹;雕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石像和毛泽东雕像,建起纪念蒲家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牺牲702名烈士的蒲家英烈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