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7月14日上午,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2020年第二季度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工作、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以及“三线一单”优化完善工作情况。同时,相关部门还针对记者提出的其它问题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 据悉,在涉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工作中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3月至5月,围绕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行动,采取“快速安排部署、快速工作开展、快速问题移交”,以及结合清单“查”、结合迎督“改”、结合复产“帮”和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分解到位、暗访督导到位,充分做到“三快三结合三到位”,全面确保边查边改有序推进。 同时,达州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达州市生态环境部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且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多次召开市局党组会,进行工作调度,对排查情况进行日调度,统筹推进各项排查整治工作。同时采取“1+8+N”工作方案,明确属地政府、市级行业部门、生态环境部门职责,确保排查整改工作任务分解到位,并成立了8个暗访指导组,配备无人机等先进设备,采取“看、听、闻、测、访”等形式,深入开展暗访暗查。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工作中,全市共出动人员6000余次,排查点位2789个,同时,充分做到了初步确立问题点位次日移交问题清单,3个工作日内分别由市县分管领导签字把关,分送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时限,确保排查整改有序推进。目前,排查问题已完成整改率达到49.9%。 就工作推进情况和如何落实措施,通气会指出,6月4日在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推进会上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再部署,7月初成立了三个督导组对各派出局进度督促指导。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建立了排查清单、完善了污染源数据库、强化了监控平台巡查和加强了执法检查。截止目前,全市共排查未批先建、未验先投企业155家、补录污染源3588家、执法系统数据库排污单位增加至5974家,开展执法检查320家次,开展测管协同19家/次。 据了解,“三线一单”原则上更新周期为5年,成果将作为区域内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在区域开发建设中,以“三线”优化空间布局和开发强度,以“一单”约束开发行为,强化了环境保护在空间上的管控。 新闻加点料: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气会指出,在“三线一单”的工作开展中,由达州市长将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了技术团队,目前已编制完成了《达州市“三线一单”优化完善工作方案》初稿,近期将上报审查。同时,下一步将根据情况进一步充实技术力量,确保达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符合达州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