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达州4月9日讯(钟召兵)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前往医院就诊的人群逐渐增多,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的医疗服务管理,大竹县人民医院按照上级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措并举,全面有序地恢复正常诊疗服务,全力保障市民就诊安全和就医需求,让市民安心放心就医。 疫情之下,治愈九旬老人长年疼痛 今年92岁高龄的蔡向安老爷爷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退役老兵,现居住在大竹县人和乡响龙村2组,因双下肢长期疼痛导致走路时出现间歇性跛行,他曾多次到各大医院询诊,但均未得到有效治疗。 近日,随着大竹县疫情防控等级降低,蔡爷爷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大竹县人民医院就诊,经门诊医生问诊后行血管彩超检测,初步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被收治在内分泌血液科住院治疗。随后,内分泌血液科主任刘志刚邀请了介入科孙邱副主任前来会诊,并择期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据蔡爷爷的主治医生昝亭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在初期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随着动脉狭窄的加重,下肢远端肢体的供血不能满足持续的代谢需求,就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的临床症状,而根据蔡爷爷的病情看则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打通闭塞血管。 3月25日,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由介入科孙邱副主任为其进行了“下肢血管成形术”,术后血流恢复正常,患者下肢疼痛消失。次日,笔者来到蔡爷爷的病房了解他术后恢复情况时,蔡爷爷激动地说着:“太感谢孙主任了,手术后我的疼痛感就没得了,困扰我多年的这个病总算是解决了,他的技术就是牛。” 强化措施,确保百姓看病安全有序 蔡向安老爷爷的例子只是大竹县人民医院全面恢复正常诊疗服务后,切实有效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一个缩影。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大竹县人民医院就快速反应,有针对性地做出安排部署,确保了医院防控救治工作顺利开展。时隔两月,随着防控形势持续好转,3月23日,大竹县人民医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恢复诊疗服务公告,而在疫情当下,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市民安全有序就诊是医院考虑的重中之重。 为此,大竹县人民医院党委、行政提前谋划,提早部署,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多措并举维持医疗秩序,全力确保患者安全和就医需求。一是强化管理,所有到医院就诊患者均需携带身份证,执行实名制就诊,就诊时必须佩戴口罩,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人员聚集。二是把好关口,对进入医院就诊患者实施三级分诊制度,就诊的市民在进入医院时需要三级分诊,首先是经过测量体温,再接受医护人员询问,是否有流行病学史,最后进行个人信息登记。三是强化高风险患者管理,所有发热病人来院时务必主动告知,由预检分诊处医务人员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四是加强诊疗管理,就诊时患者需严格遵循“一人一诊一室”要求,避免人员聚集,产生交叉感染。五是严格落实住院病人陪护管理,坚持“严格准入、一患一陪护、凭证陪护”的原则,谢绝无关人员来院探视。六是推行预约就诊,实行网上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七是加强院内消毒工作,医院每天定时定点对门诊和住院病区等公共区间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加强对医疗垃圾处理,确保院内环境清洁,切实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