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达州建设规划纲要》出炉

2025-01-17 11:4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余开洋

近日,《美丽达州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出炉,明确了美丽达州建设的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等,为美丽达州建设给出了具体路径和目标。

据了解,《纲要》主要由三个方面十个部分组成,涉及美丽达州建设的规划背景、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重大政策和保障措施等。

美丽达州新蓝图如何擘画?

《规划纲要》明确,达州确立建设川渝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万达开协同发展的美丽中国典范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美丽幸福城市三大战略定位,提出分三步走战略规划,分别是:到2027年,美丽达州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达州基本建成;到本世纪中叶,美丽达州画卷全面铺展。

《规划纲要》明确“七美融合”重点任务,着力打造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高质量绿色经济低碳发展、高品质人居生活环境持续优化、高效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创新深化的美丽达州样板。

构建集约高效绿色的空间格局。达州将通过统筹优化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强化区域生态功能,优化空间保护和开发格局,推进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空间边界与用途管控,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发展低碳循环高效的绿色经济。达州将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全市绿色发展,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构建富有达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方位优化调整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打造天蓝水碧土净的优美环境。达州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品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打造天蓝、水清、土净、宁静、安全的优美环境。

保护和谐共生安全的自然生态。达州将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切实筑牢长江、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以巴渠文化为重点探索建立达州特色的生态产品区域品牌,重现山水流翠的水墨达州。

建设智慧宜居祥和的幸福家园。达州将以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特色城镇和宜居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保护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一县一策”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支持引导各县(市、区)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构建达州山水特色城市。

繁荣厚重绚丽多彩的巴文化。达州将发掘巴文化生态智慧,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擦亮“巴山夜雨·水墨达州” “川陕苏区·红色达州”等城市品牌,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营造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美丽达州精神家园。

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达州将建立美丽达州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政策机制,加强区域联动和协同发展,形成各地、各部门(单位)共建共治共管、社会资本主体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公众有效监督的工作合力。

美丽达州建设底蕴和基础如何?

持续提升的环境质量为美丽达州建设奠定扎实的绿色本底。据数据统计,达州市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优良率由2015年的74.2%上升至2023年的90.1%,提升15.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59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3年的31.3微克/立方米,下降46.9%,2023年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位。全市地表水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由2013年的68.42%提升至2023年的100%,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长期稳定在100%。

此外,齐抓共管的治理体系为美丽达州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早前,达州市印发《达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包括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等45个部门(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通过列明环保责任清单,划定环保“责任田”,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聚焦达渝相邻的铜钵河、新盛河、任河等出入境河流断面,每年与重庆市开州区、重庆市梁平区、城口县、垫江县等毗邻区(县)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形成川渝两地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达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